导引:在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中,如何让红色历史“可触可感”、让革命精神“入脑入心”?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以创新思维破题,通过深挖红色资源、活化文物载体、重构教学模式,打造了一条“让历史说话、让文物活起来”的沉浸式教学路径,为党员干部教育注入鲜活生命力。
一、情景式教学:历史场景“穿越”课堂
学院将西柏坡革命旧址、会议场馆等实景转化为教学现场,通过角色扮演、情景还原等形式,让学员置身“赶考路”“决策屋”等历史场景中,从被动听讲到主动体验,深刻感悟“两个务必”的精神内涵。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,有效提升了教育的感染力与记忆点。
二、文物数字化:革命记忆“触手可及”
依托AR、VR技术,学院将馆藏文物转化为动态影像与交互内容。学员可通过扫描文物二维码,观看历史事件的3D还原动画,或“对话”虚拟历史人物。数字技术打破了时空界限,让静态展品成为串联革命故事的生动媒介。
三、互动式研讨:从“单向灌输”到“双向共鸣”
摒弃传统“报告式”授课,学院设计“文物背后的抉择”等主题研讨课,引导学员以历史文物为线索,分组探讨“新时代如何传承西柏坡精神”。通过观点碰撞与案例推演,实现历史经验与当下实践的深度融合。
四、资源整合:构建全域红色教育生态
学院联动周边红色村落、非遗传承人等社会资源,开发“重走支前路”“老区振兴调研”等实践课程。通过整合文物、民俗、产业等多元要素,形成“课堂+田野+社群”的全链条教学模式,让红色教育扎根现实土壤。
总结: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教学创新,不仅为文物赋予了时代语言,更让红色教育从“陈列式”走向“体验式”。通过技术赋能、场景重构与资源联动,学院成功激活了历史记忆的教育价值,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可复制的“红色样板”。